中鋼運通-企業社會責任

China Steel Expres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除了追求企業營運績效與獲利成長,中運亦深切認知自身在保護海洋環境與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方面所肩負的責任。因此,公司持續投入環保節能設備的升級與更新,並積極推動老舊船舶之汰換,同步規劃與建造具備節能減碳效能之新型船舶,致力於提供安全、效率兼具的綠色運輸服務,實踐海運產業的永續發展目標。

航運作業過程中,若管理不當,可能導致漏油事故、溫室氣體排放與空氣污染等環境風險,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衝擊。為強化船舶安全與污染防治,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制定多項國際公約,針對漏油事件、海上廢棄物處理及空氣污染訂定嚴格排放標準。中運公司一向嚴格遵守國際及各國區域性污染防制法規,並制定企業內部的環境安全衛生政策,規範全體同仁確實遵行;同時積極導入先進科技與管理制度,致力於維護海洋環境的永續與清潔。

Regulations

法規遵循

船舶檢驗與證書管理

為確保船舶具備以下四大核心條件:「航行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保障船員人身安全」及「打造友善職場環境」,本公司不僅定期執行內部訪船稽核,亦配合各類外部單位進行檢查並取得相關合規證書,確保所有船舶皆符合適航性與港口規範要求。

  • 內部檢查單位:船務處、工務處、安全衛生室
  • 外部檢查單位:船級協會(CLASS)、港口國管制(PSC)
  • 外部稽核單位:RightShip、Pre-Vetting、P&I Club、船級協會及其他認證機構

於歐盟指定成員國挪威開立營運帳戶

因應歐盟於2024年起將海運業納入歐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系統(EU ETS)轄下管理,公司依循歐盟指定的成員國挪威完成海事營運帳戶的開立,供未來自有船舶可以合規靠泊歐盟港口,及順遂未來各年度碳排放申報、碳配額交易及繳納使用,提升公司自有船拓展未來營運歐盟區港口的營業機會,增加營收及獲利來源。

環保節能法規
對中運船隊的正面影響

  • 1.壓艙水管理合規: 全數船舶已於 2023 年完成加裝壓艙水處理系統(BWTS),完全符合 IMO 於 2017 年 9 月 8 日正式生效之《船舶壓艙水管理公約(BWMC)》要求,有效防止外來物種透過壓艙水入侵,維護港灣生態安全。
  • 2.排氣洗滌與低硫油使用: 截至 2024 年底,共有 4 艘船完成安裝排氣洗滌器系統(Scrubber),其餘船舶則全面使用高價、合規之低硫燃油,以符合《國際防止船舶污染公約(MARPOL)》中關於硫化物排放不超過 0.5% 的規定。
  • 3.廢水管理符合澳洲港規: 為配合澳洲港口對於環境保護之嚴格規定,所有船舶在港區內一律禁止排放任何形式之廢水,即便為處理後之廢水亦不得排放,以確保不對當地海域造成污染風險。針對中運可能前往澳洲之15艘海岬型船舶,均已全面加裝廢水收集櫃,完成率達100%。
  • 4.人員健康保護設施完備: 根據澳洲港口自2023年9月1日起實施之新規定,凡載重噸超過81,000噸之船舶,進港時須於駕駛台兩側設置遮陽避雨棚架,以保障領港人員及輔助人員免於高溫曝曬所造成之健康風險。中運秉持對領港及船員職業健康之高度重視,已全面推動所屬船舶之棚架設置作業。除二艘小型船舶因遮陽避雨棚架可能影響航儀訊號考量,暫未設置外,其餘19艘船舶均已完成棚架安裝,設置完成率達100%。

RightShip 評等成果

本公司積極投入新船開發與研究,目標為打造採用永續替代燃料的碳中和船舶。現階段新交付的 ECO SHIP 均符合國際節能減排公約之標準,預期碳排放可較傳統設計減少約 10%。此外,根據國際第三方評估機構 RightShip 之 GHG(溫室氣體)排放等級 評分標準,船舶的能效與排放表現分為 A 至 G 級:

  • A 級 代表能效最佳、碳排最低;
  • G 級 則為能效最低、排放最高。

中運船隊2024年度管理績效

中運船隊自工安著手,全面檢視並強化ISM各項程序執行,秉持「人安、船安、貨安」之原則,積極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實際成效已明顯反映於東京備忘錄(Tokyo MOU)之港口國檢查缺失指數(Deficiency Index)與扣船指數(Detention Index),自2024年初以來皆呈現顯著改善,於許多的港口國檢查紀錄中皆為零缺失。同時,RightShip 評分機制亦同步展現正向成果,船隊評等持續上升,目前已有超過半數船舶取得最高5分評等,公司安全符合證書(DOC)分數亦達5分。在維持優異表現的基礎上,中運持續推動下列各項船隊管理措施,確保即時矯正缺失,追求團隊績效精進:

1

公司管理面

成立船隊營運績效改善專案小組,定期審視預防矯正措施;增加內部稽核員之稽核知識與技能,制定年度計畫執行內稽、外稽及訪船,並依據稽核結果,分析檢討缺失並進行改善;修訂ISM程序書及PMS項目與週期,每半年於ISM管理審查會議中報告執行成效。

2

船隊執行面

在原先的檢查表新增造成缺失項目的記載,要求各船需在抵達裝貨碼頭前完成檢查表並回傳船務處,船務處將抽查相關紀錄;強化執行第三方檢驗,輔助公司稽核以提升船隊應對檢查及臨場應變能力,針對重要設備加強檢查執行規定,增加船隊熟練度;建立針對檢查之船岸即時聯繫溝通之標準程序。

3

船員訓練面

制定船員教育訓練之改善計畫,增加岸休船員年度教育訓練梯次,提升船員法規知識及硬體設備操作保養技能;並宣導近期ISM修訂、國際法規 、船隊檢查缺失,訓練後進行評測。

4

法規遵循與環保行動

為配合國際海事組織(IMO)設定之 2030 年國際航線船舶單位運輸減碳 40% 目標,中運船隊已積極採取各項因應措施:

  1. 已全面實施主機功率限制(EPL,Engine Power Limitation),確保現役船舶符合 EEXI(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數) 相關規定。
  2. 建立並持續執行 碳強度指標(CII) 監控與評估制度,掌握船舶運行過程中之碳排表現,適時進行營運策略調整。
  3. 制定船隊生物污垢管理計畫書,並設置專屬紀錄簿,依據計畫執行船殼清潔與防污措施,有效防止外來生物透過船舶附著物入侵靠泊海域,維護海洋生態平衡。
  4. 維持良好船體潔淨度亦有助於降低航行阻力,進一步減少燃油消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兼顧環保與營運效率。
ECO-SHIP

建造節能環保新船

中運持續投入環保與節能設備的升級與創新,致力於於節能減碳、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維護及智慧監控等領域導入最先進技術。根據船廠提供之油耗數據,本公司在未來新船規劃上將以「減碳排放」為首要目標,並以 2008 年船隊碳排放量為基準,擬定「碳中和路徑圖」,遵循國際海事組織(IMO)相關規範,期許最終達成淨零排放之長期願景。

中運船隊之因應策略

為因應國際環保與能效要求,本公司於新船建造與既有船舶營運上採取下列措施:

  • 新船規劃方向:
  1. 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未來可預見之環保與安全公約;
  2. 滿足澳洲港口與其他主要國際第三方之環保與安全法規標準;
  3. 採用支援替代能源的新型高效主機;
  4. 納入智慧船舶技術標準,提升營運效率與資訊透明度。
  • 現有船舶改裝與營運管理:
  1. 已於 2022~2023 年間,為既有船舶實施主機降速設定,以符合 EEXI(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數) 標準,達到有效碳排減量。
  2. 為因應自 2023 年起正式實施的 CII(碳強度指標) 及可能導致同級船舶排名淘汰的機制,本公司自 2022 年起導入新式燃油消耗與航行數據申報系統 Storm S-Insight,精準掌握船隊碳排現況,並透過逐季檢討,適時調整船舶營運與航程策略,進一步提升整體能效與競爭力。
AI

打造智慧船舶

中運積極推動船隊導入各項高效節能設備外,亦同步配合智慧船舶技術發展,進行整體性規劃與行動,以確保全面符合國際海事公約相關規範。 自 2019 年起,配合中鋼集團「智能元年」政策啟動智慧船舶發展計畫,推動重點包括:

  1. 資料數據回傳與大數據整合:透過海事衛星將航儀與輪機設備數據即時回傳至岸端雲端資料庫,進行大數據的長期收集與分析。
  2. 設備狀態監控與異常診斷:標定主機與電機等重要設備的正常運作範圍,並持續監控運作狀態。當出現異常時,結合設備監診系統與海運管理經驗,即時提供船上人員及岸端管理者進行判斷與排除。
  3. 船岸資料同步與通訊穩定性:建構具備冗餘設計的資料傳輸機制,整合海事衛星與 4G 通訊,使即使在惡劣海象條件下,也能確保船岸間數據同步與資訊完整性,實現同一數位平臺的即時資訊共享。
  4. 能效分析與油耗優化:透過船舶能效分析系統,比較不同情境下之油耗表現,綜合評估船體污損、航線規劃、操船策略及營運需求等因素,制定具體有效的節能改善對策。
船舶動態資訊
船舶動態資訊
  • 自有船的運務資料、最新自動識別系統AIS航行資訊。
氣象導航服務
StormGeo氣象導航服務
  • 有助船隊及早辨認潛在的天候危險,適時調整航線以降低風險。
發電機監診系統
S-Insight岸端能效管理平台
  • 即時監控船隊碳排強度數據,蒐集資訊、分析異常,確保船隊以最節能狀態運行。
主機監診系統
主機監診系統
  • 持續監控主機設備之性能指標。由系統綜合評比,立即了解主機狀況、查詢原因及處置,減少因機器異常而增加油耗狀況。
  • 具有線上故障預知與設備診斷功能,以便採取預防性保養等作為,減少設備突然損壞造成的停租損失。
主機監診系統
發電機監診系統
  • 性能數據蒐集及智能分析功能,以設定之限值轉為可視化圖表,作為參數評估及判讀數據,並回饋船端處理之建議。
  • 內建機器人工程師,隨時待命快速回應詢答。
岸端能效管理平台
MaSSA-One智能船舶系統
  • 先進的船舶支援解決方案,主要通過物聯網(IoT)數據伺服器收集和儲存船上各種關鍵數據,包括機關(引擎)、貨物裝卸、航行等多方面資訊。
岸端能效管理平台
VAF IVY船舶推進性能管理系統
  • 專注於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船隊和單船性能的即時監控與資料分析。該系統通過使用者友好的IVY儀錶板,提供船隊和船舶性能的視覺化及關鍵績效指標(KPI),幫助船東和運營商優化推進效率,降低燃油和維護成本。
主機監診系統
採用「船舶動態資訊平台 2.0 版」
  • 成功整合自有船的內、外部運務資料並持續優化及更新,包括:船隊基本資料、運務及裝載貨物資訊、歷史及預計裝貨及卸貨港之船期(ATD、ATA、ETA、ETB、ETD)、最近及歷史的航線軌跡、船舶靠港紀錄、在船船員及船隊聯絡方式、專用海圖圖層模式。平台發展朝自動化蒐集上述各項數據外,未來將包括船舶燃 / 滑油使用量及存量紀錄、每日港口燃油價格、塢修及檢驗時程、航運市場即時資訊等可作為管理者決策、分析、規劃及預測等重要資訊。
  • 搭載最新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 結合天氣預報服務軟體(Windy),提供船位氣象資訊。
  • 以資訊即時化為基礎,介面直覺式設計、視覺化呈現。
岸端能效管理平台
船岸應用系統資料一體化
  • 使用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Satellite Organization, Inmarsat) 第五代高速衛星的 FX 服務與FBB雙系統,作為船、岸兩端系統資訊交易的實體基礎。另於駕駛台安裝4G無線路由器,使船靠港時可利用岸上4G通訊,以改善FX系統受陸地設施影響之通訊品質。由於連結航海通訊的衛星信號易受雨量、空氣吸收/折射、星光閃耀或低仰角等原因,而造成不規則的傳播,以及電離層與各種海況影響,使得信號傳遞受到干擾,導致船、岸兩端資料交易不完整。因此,規劃提升船岸之間的資訊交易品質技術,在資訊安全前提下,進行船、岸資料同步,藉以改善船岸間應用系統資料不同步的狀況。
智慧船舶發展

智慧船舶效益

  • 降低管理與操作難度,減少人為錯誤。
  • 提升設備妥善率,確保航行與營運安全。
  • 有效控制燃油消耗,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效益。
  • 落實節能減碳,展現企業環保責任。

未來發展目標

  • 制定最適化的航修與塢修計畫,以降低維修成本並提升整體效能。
  • 持續為船舶加裝節能系統,汰換老舊設備,提升維修技術,強化減碳效益與船隊安全。
  • 主動因應國際環保法規趨勢,針對船舶設備與運作狀態進行最佳化保養維護。
  • 規劃引進新科技與創新應用,以提升營運績效與競爭力。
  • 建立船隊能效管理與智慧化設備之標準化系統。
  • 持續投入替代燃料與節能技術之研究,為未來永續營運奠定基礎。

2024 年達成成果

  • 持續推動船隊主機監診系統之安裝作業,以提升設備監控與異常預警能力,2024年已完成6艘。
  • 持續建置船隊無線網路環境,強化船岸通訊穩定性與數據傳輸效率。
  • 持續完成船隊之機艙區域監視系統建置,提升船舶安全與管理效能,2024年已完成4艘。
  • 完成「通勇輪」MaSSA-One 智能船舶系統建置,強化智能化營運能力。
  • 完成 VAF IVY 系統建置,優化航行能效數據分析與管理。
Energy Efficiency

能源效率管理

所有專輪長期記錄每航次航程與耗油,每年統計SEEMP實施結果:

SEEMP (g/ton-n.mile)
註:
  • EEDI 為新造船所規定之節能指數,已經納入SEEMP當中。另部份舊船於法規要求前建造,無EEDI 數値可供比較。
  • 能源效率營運指數 =( 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載運貨物的噸數 X 行經海浬數 )。
  • 礙於卸貨港吃水限制,原料專輪無法依其設計滿載進港,此條件亦影響船舶效率表現。
  • 上表為全船隊平均數據,實際SEEMP依船型而有不同標準,海岬型船數値較低,而靈便型船數値較高。
  • 2023年統計數據由s-Insight取得,包含已售出之通華輪(2023.11)。

船用燃油耗用、柴油耗用量統計表

船數、總載重噸統計

註:

  • 1. 2023年出售通華輪,表格數據為22艘自有船之油量統計,不含租賃用船油量 (此乃依照DCS驗證方式統計)。
  • 2. 平均每噸貨載每海浬所產生溫室氣體排放量(g/ton-n.mile) = Σ(各船EEOI x 各船權重) / Σ (各船權重)。

截至2024年,針對節能環保已採取方案

類別 項目 預期成效 採用艘數
船型優化 船艏及型線優化 減少興波阻力
  • 船艏優化:17
  • 型線優化:21
船艉節能裝置(導罩、舵球、Hull Fin) 提升推進效率
  • 導罩:13
  • 舵球:17
  • Hull Fin:4
螺槳優化及PBCF(Propeller Boss Cap Fin) 提升推進效率
  • 螺槳優化:21
  • PBCF:2
船體結構採用高張力鋼 減少輕船重量 21
住艙受風面積優化 減少風阻 15
採用新型節能主機 減少燃油消耗 19
採用軸發電機 提升設計能效指數(EEDI)及減少電機油耗 10
艉軸封採用新型氣封式系統 防止漏油汙染 16
船體採用高性能低阻油漆 減少摩擦阻力及防止海生物附著 19
營運優化 調整及保養主/輔機 維持設備運轉效率及減少燃/滑油消耗 21
主機監診系統 監看主機運轉性能 15
進塢或水下進行船體清潔/螺槳拋光 減少摩擦阻力及去除海生物附著 21
加改裝燃油質量流量計 提升油耗計測精度 19
主機馬力限定 改善現成船設計能效指數(EEXI) 9
StormGeo船舶航行數據監控 進行大數據分析以規劃最適化操船模式節能 21
StromGeo氣象導航及航路優化 避開惡劣海象減少燃油消耗 21
主機轉速最適化及降速航行 減少燃油消耗 21
壓艙水處理系統 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 21
生活廢水暫存櫃 減少海洋汙染 15
採用岸電 減少靠港期間空污及排放 2
採用MaSSA-One智能船舶系統 透過數據整合與遠端監控,實現智慧航運 1
採用VAF IVY 船舶推進性能管理系統 強化油耗數據監控,實現船隊運營數位化 4

環保支出 (新台幣萬元)

註:2024年已無壓艙水改裝設備支出款項(合約分批付款,每年攤提金額已於2023年完成)

2024年環保支出品項如下表

環保品項
環保備品費用
廢油駁岸處理費用(含油罐車費用)
金額(新台幣萬元)
4492
688

註:包含焚化爐/油水分離器/污泥泵/排氣洗滌器/壓艙水處理系統備品。

環保罰單 (件數)

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訂有隱私權政策以保護您個人於本網站的隱私權,
請點選”我接受”代表您同意本網站隱私權政策。

了解更多細節
中鋼運通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網站 隱私權政策

非常歡迎您光臨「中鋼運通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網站」( http://csr.csebulk.com.tw/,以下簡稱本網站),我們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其相關法規命令,並理解、重視本網站的訪問者和使用者之隱私,以及所提供資訊的保密及安全問題。為了讓您能夠安心的使用本網站的各項服務與資訊,特此向您說明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以保障您的權益,請您詳閱下列內容:

一、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本網站如何處理在您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個人識別資料。本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本網站以外的相關連結網站,也不適用於非本網站所委託或參與管理的人員。

二、個人資料蒐集之目的及類別

若您是本網站的訪客,則您毋須提供任何個人資料即得以瀏覽本網站;若您需要使用本網站之服務時,為了確保得以持續提供服務,並為您規劃所需之服務,則將會向您蒐集個人資料。

三、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方式
  • 當您造訪本網站或使用本網站所提供之功能服務時,我們將視該服務功能性質,請您提供必要的個人資料,並在該特定目的範圍內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非經您同意,本網站不會將個人資料用於其他用途。

  • 本網站在您使用服務信箱、問卷調查等互動性功能時,會保留您所提供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聯絡方式及使用時間等。

  • 於一般瀏覽時,伺服器會自行記錄相關行徑,包括您使用連線設備的IP位址、使用時間、使用的瀏覽器、瀏覽及點選資料紀錄等,做為我們增進網站服務的參考依據,此紀錄僅供作內部應用流量分析,絕不對外公布,不會和特定個人相聯繫,亦不會針對特定紀錄進行個別分析。

  • 為提供精確的服務,我們會將收集的問卷調查、內容進行全體性之統計與分析,分析結果之統計數據或說明文字呈現,除供內部研究外,我們會視需要公布統計數據及說明文字,但不涉及特定個人之資料。

四、資料之保護
  • 我們盡力以合理之技術、程序、相關的各項資訊安全設備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加以保護網站及您的個人資料,只由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接觸您的個人資料,相關處理人員皆簽有保密合約,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會受到相關的法律處分。
  •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其他單位提供服務時,本網站亦會嚴格要求其具有適當安全維護措施、遵守保密義務,我們會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五、網站對外的相關連結

本網站之隱私權聲明及其所包含之告知事項,僅適用於本網站。本網站的網頁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該等連結網站不一定適用本網站的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必須參閱該等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保護政策。

六、與第三人共用個人資料之政策

本網站絕不會提供、交換、出租或出售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個人、團體、私人企業或公務機關,但有法律依據或合約義務者,不在此限。前項但書之情形包括但不限於:

  • 經由您同意。
  • 法律明文規定。
  • 為免除您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危險。
  • 與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基於公共利益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資料經過提供者處理或蒐集者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定之當事人。
  • 當您在網站的行為,違反服務條款或可能損害或妨礙網站與其他使用者權益或導致任何人遭受損害時,經網站管理單位研析揭露您的個人資料是為了辨識、聯絡或採取法律行動所必要者。
  • 有利於您的權益。
  • 本網站委託廠商協助蒐集、處理或利用您的個人資料時,將對委外廠商或個人善盡監督管理之責。
七、當事人之權利

本網站所蒐集個人資料之當事人,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得行使以下權利:

  • 查詢或請求閱覽。
  • 請求製給複製本。
  • 請求補充或更正。
  •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及利用。
  • 請求刪除。

但因本網站所執行職務或業務者所必須填寫者,則不在此限。

八、Cookie之使用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Cookie,若您不願接受Cookie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或經由瀏覽器的取消、限制此項功能,即可拒絕Cookie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九、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本網站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網站上,不另行個別通知,您可以隨時在本網站上詳閱修訂後的隱私權聲明及相關告知事項。您如果對於本網站之隱私權聲明,或於個人資料有關之相關事項有任何疑問,可以利用電子郵件 adm@csebulk.com 與我們聯絡。

我接受
章節導覽 章節
導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