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油、柴油耗用量降低-船舶航行時,船舶運轉推進主機和發 電機會因為燃油燃燒而排放廢氣。船用燃料以重油為主,燃燒生 成物包含: CO2 、NOx、SOx、碳粒(Particulate matter,PM)。 CO2 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關鍵氣體,NOx和Sox是形成酸雨的元 兇,燃燒重油1公噸會產生3.11公噸 CO2 ,因此如何減排是刻不容 緩的重要的課題。 中運船隊依據聯合國 IMO規定執行船舶能源效率管理計畫如 EEOI(效能營運指數 )、SEEMP(專輪能源效率管理計畫),全年營 運船舶共23艘,船隊執行EEOI實績值全年100%,達成目標。 2019年本公司船隊共23艘(總載重噸數334.8萬噸),與基準年2015年的27艘 (總載重噸數343.1萬噸)相比,減少8.3萬載重噸(約減少 2.41%),但因節能減排措施,重燃油使用量較基準年2015年減少23,409公秉 (約減少14.08%)。
國際海事組織 (IMO)為防治空污,規定於2020年起,全球商 船無論使用任何燃料,船舶燃料油最大硫化物(SOx)排放量必 須等同使用含硫量0.5%以下低硫燃油之排放量,依國際海事 組織(IMO)估計,新現值將使船舶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 77%,每年減少約850萬噸,IMO的長期目標是到2050年將船 運碳排減半。本公司董事會已通過於台船公司建造之4艘新船 加裝脫硫器設備,其餘船隻則改為直接使用含硫量0.5%以下 低硫燃油。
包含機艙機器設備所累積的艙底水(Bilge),以及船上人員所產生的人體排泄物汙水(Sewage)等,於船舶進港或航行於特定水域時,住艙區之衛生水,均經衛生水處理裝置處理後排海,含油艙底水在排海之前,都已先經過油水分離器之處理,將含油量降至15PPM以下才可排海,船舶生活污水業經污水處 理設備打碎與消毒後依法規要求的方式排海。
為符合國際環保公約中對海上垃圾之要求,中運已建立完善的垃圾管理計畫,對於船上生活垃圾及廚房廚餘等廢棄物,遵守國際公約與靠泊當地法規之要求處理,船隊禁止垃圾拋海,可回收者分類回收。
船上所產生之有害物質及固態垃圾,處理程序包含:收集、分類、處理、存放及記錄,船隊實施垃圾分類、減量及資源回收,每艘專輪均配置垃圾分類專用垃圾桶於船上供分類使用,可燃性垃圾先在船上進行焚化處理,灰燼經妥善處理打包以避免有毒污染物質,待靠港後卸岸交由合格的回收機構進一步妥善處理,垃圾類塑膠一律禁止焚燒,必須卸岸處理,以達成廢棄物產量最小化與資源回收再利用最大化,2019年全船隊共送岸垃圾 592公噸。
註:
1.EEDI為新造船所規定之節能指數,已經納入 SEEMP 當中,另舊船於法規要求前建造,無EEDI數值可供比較。
2.能源效率營運指數 =(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 )/ (載運貨物的噸數 X行經海浬數。
3.礙於卸貨港吃水限制,原料專輪無法依其設計滿載進港,此條件亦影響 EEDI數值。
4.中運將逐年降低EEOI,未來五年(2020~2024)目標分別為7.10, 7.03, 6.96, 6.89, 6.82。
5.EEOI有別於EEDI,為實際營運操作的結果,內外部影響因素眾多,故尚未有強制的遵循標準,目前僅
要求各輪必須監控並回報年度油耗(IMO DCS)。
6.三期船油耗逐年增加,且2019年空載浬程較2018年增加,因此影響船隊表現,已進行汰換出售計畫。
中運船隊針對提升能源效率採取下列方案:
中鋼集團為推廣全員參與綠色生活,訂有「中鋼集團綠色生活評鑑辦法」,每年將綠色生活之推動項目概分食、衣、住、行、育 樂及其他生活層面等六大類,由各一級單位負責推動、宣導、執 行及考核,並於每年3月份舉辦中鋼集團年度評鑑作業,希望藉 由中鋼集團各企業同仁互相瞭解彼此綠色生活推動狀況及互相學 習,發揮綜效持續進步,落實集團公司重視保護環境永續發展、 節能減碳、提升員工工作生活品質等,並藉此活動讓員工於日常 生活中力行綠色生活,落實至全面節能減碳行動,促使中鋼集團 達成「低碳綠色企業目標」。
此外,中鋼亦自行開發中鋼集團低碳生活紀錄器,提供集團員工自主紀
錄及計算上班時段飲食及交通之排放量,可隨時查詢個人「碳足跡」。